近日,67岁的赵阿姨在经历一番劳作后,突发胸痛和胸闷,被紧急送往威海卫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就诊。通过检查,医生发现她的心脏左主干狭窄度惊人,达到了99%。这种病态意味着血液流动艰难,仿佛“挤过针眼一般”,随时可能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,这种情况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中至少一条发生了急性闭塞。
冠状动脉一共有三条,其中左侧有两条,右侧一条。左主干是这两条左侧血管的共同起源,一旦发生急性闭塞,意味着血液供给大幅减少,尤其是左心部位,患者便极易面临心源性猝死的风险。左主干病变被认为是所有冠心病中最为凶险的类型,死亡率也相对较高,被视为介入治疗的“生命禁区”。
赵阿姨的老伴回忆说,多年前医生曾建议她进行开胸冠脉搭桥手术,但因多个因素,包括血糖控制不良和对手术的恐惧,赵阿姨一直选择保守药物治疗。然而,她的胸痛和胸闷症状频繁发作,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。
微创手术的选择
经过详细评估,心内二科的李云峰主任提出可以采取冠脉支架微创手术来解决问题。赵阿姨的病变不仅狭窄程度高,而且呈现弥漫性,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极大。为了确保安全,介入团队利用血管内超声进行实时“透视”,准确分析血管结构与病变情况,为支架的植入提供精确指导。
高精度支架植入
李主任强调:“支架必须完全覆盖病变,贴合得丝毫不差,整个手术过程都要做到精准!”在X光和超声双重引导下,团队小心翼翼地将支架置入目标位置,原本狭窄的血管瞬间如“隧道贯通”般恢复正常血流。术后复查显示,所有病变区域的血流恢复至正常水平,支架贴合情况良好,生命体征也相对稳定。
技术的突破与未来展望
李云峰主任表示,这类复杂的冠状动脉干预手术需要将技术精度发挥到极致,哪怕是0.1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。令人欣慰的是,赵阿姨的手术过程异常顺利,术后当天便能够下床活动。此次高难度支架手术的成功实施,彰显了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,也标志着威海卫人民医院在复杂冠脉病变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近年来,威海卫人民医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,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,培养专业人才,在冠心病、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领域的诊断与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成果。未来,医院将继续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高效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,致力于将>strong>Stake<强>成为心血管健康的守护者。